2月22日上午,商務部“司法拍賣現狀、問題與政策建議”課題結項審定會在京召開。著名法學家江平教授、王保樹教授、應松年教授,以及來自法院、商務、拍賣和立法機構的7位專家組成陣容強大的審定組對課題成果進行審定。來自最高院和各級法院的代表、中拍協法律咨詢委員會專家及拍賣行業的代表50余人列席了審定會。
會議首先由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秘書長李衛東介紹“司法拍賣現狀、問題與政策建議”課題背景。該課題是隨著司法改革進一步深入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由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委托最高院法學應用研究所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來共同完成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規范司法拍賣行為,保障司法執行工作的順利進行。
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向欣司長致辭
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向欣司長作為課題委托方致辭,她強調,商務部作為行業管理部門,高度重視司法拍賣改革的有關工作。這些年隨著法院深化司法拍賣改革步伐的加快,對司法拍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地區陸續搭建了司法拍賣和公共資源拍賣中心,得到了社會各相關部門的認可,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開展該項課題目的就在于總結司法拍賣現狀,研究其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適應新形勢下人民法院司法拍賣工作的一些政策建議。她希望在座的法學家專家對課題成果進一步指導,讓課題成果能夠更加完善、嚴謹。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會長張延華
評審會在評審組長江平教授的主持下正式開始。審定會上,承擔該課題的最高院法學應用研究所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相關專家分別就調研情況及政策建議稿作了課題匯報。
著名法學家江平教授
防范司法拍賣中的違法違規現象,提高拍賣效率,最大化訴訟資產價值是當前各種司法拍賣改革的共同目標;而在網絡拍賣已經不是技術難題,已經為社會普遍接受的情況下,應當進一步探索現場拍賣和網絡拍賣如何結合、如何分工、如何配合,避免簡單的用一種模式否定另一種模式;拍賣場所是拍賣的載體,在拍賣載體日益專業化、市場化背景下,拍賣場所應該是競爭性的獨立行業,對于競爭性的拍賣場所應該規定統一標準和要求,只要符合該標準,就應當進入拍賣選擇的范圍,給拍賣機構和拍賣人提供可選擇的空間,避免壟斷;同時,關于拍賣主體和拍賣方式的選擇,應當尊重當事人的意思,是委托拍賣,還是網絡拍賣。
審定會上,有關專家就《拍賣法》適用范圍、法院自行拍賣的利弊、司法拍賣實踐中的問題等展開了熱烈討論。審定組有關專家充分肯定課題組專家提出的裁執分離,以委托拍賣為原則、以法院自行拍賣為例外的基本構架;認為司法拍賣應堅持網絡與現場拍賣相結合的原則;堅持以專業拍賣為受托主體,在同一適用法律的基礎上兼容不同模式的并存。
廣西省高院副院長林玉棠
經討論,審定委員會7位專家一致通過了司法拍賣課題研究成果。認為該課題研究成果符合中國共產黨十八大三中全會會議精神,堅持了正確的司法改革方向,如采納必將規范司法拍賣活動,為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提供全面制度保障,進而對建立公正廉潔的司法拍賣打好基礎,具有較高的前瞻性和極強的現實意義。
上海市商委處長李泓
審定會上,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會長張延華認為,各位專家從理論上、實踐上、法律關系上對拍賣機構對于司法委托拍賣的貢獻做了充分肯定,如果繼續按照我們國家司法執行、司法改革的路子走下去,拍賣機構肯定在這項工作當中大有可為。她表示,一定要把司法委托拍賣工作當作行業的一個歷史責任、社會責任盡好。
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副司長張蜀東做了總結發言。商務部和拍賣行業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為司法系統來服務的,下一步商務部和中拍協將進一步改進服務,更好地協助法院處置司法資產,也體現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最后他再次感謝法院及法學專家撥冗參加評審會。